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欧阳复盘,(https://xueqiu.com/1272470471/335439666)
先来看看国内养殖肉牛的成本构成
散养肉牛单头综合成本中犊牛约占60%,饲料约占30%。但实际上饲料占比应该更高,因为犊牛的定价部分来源于能繁母牛的饲养成本,而能繁母牛的饲养成本中饲料占比高。
我国饲料原料更贵
一方面国内人多地少,地块分散,规模化机械化作业基础差,单亩生产成本明显更高; 另一方面国内转基因技术渗透率低,玉米等饲用粮单产明显低于美国和巴西,最终导致国内饲用粮生产成本及价格明显高于美国和巴西。
我国肉牛品种肉质风味佳,但养殖周期长、出肉率低。
本土肉牛品种包括鲁西黄牛、秦川牛等,生长周期长,普遍需24-30个月出栏,但肉质风味更佳且鲜销为主,在牛肉火锅等中式餐饮消费场景中具备刚性溢价。另外从这个数据能反映出我国肉牛品种的出肉率劣势:2024年,国内肉牛总出栏量为5099万头,过去十年复合增速为1.96%,位居全球第一,但受制于品种和性能,实际牛肉产量位居全球第三。
国内散户养殖为主,国外规模化养殖高
国内肉牛产业起步晚,良种覆盖率低,且仍以散养模式为主,繁育和育肥环节的割裂导致各环节 效率均较低;格局方面,国内肉牛养殖主体高度分散,其中90%以上养户的养殖规模不足10头。受制于模式,目前国内育肥环节的肉牛单公斤增重的综合成本普 遍在20元/kg以上,明显高于海外市场。例如:美国肉牛养殖专业化分工明确,“种牛场→母牛繁育场→架子牛饲养场→育肥场→屠宰场”形成了 成熟的垂直联盟;格局方面,美国肉牛养殖由规模化主体主导,超85%出栏量来自年出栏1000头以上育肥场,部分牧场存栏量可达20万头。专业分工和规模养殖 让美国肉牛养殖的各环节的效率和摊薄做到极致,其中育肥环节的单公斤增重的综合成本目前只有2.14美元/kg(折合人民币仅15元/kg左右)
综上所述国内牛肉成本高于国外。
#雪球星计划# $光明肉业(SH600073)$ $福成股份(SH600965)$